乌鲁木齐上空有片“智慧云”
乌市城市管理指挥中心的指挥大厅(4月16日摄)。 □记者秦鹏摄
[编者按]乌鲁木齐上空有片“智慧云”,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却能通过这片“云”感受到:智慧城市离我们越来越近。
有一朵“云”,在绿谷社区它叫“邻聚管家”,这个手机APP让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变得触手可及;
有一朵“云”,它的“眼睛”24小时盯着重点排污企业,让乌鲁木齐的环境治理调度更加高效精准;
有一朵“云”,城管指挥中心通过它,去年让74万件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管理类案件得到快速解决;
有一朵“云”,是乌鲁木齐国际医院的“晓医”,能帮患者完成初诊;
……
朵朵“智慧云”,对包括民生、环保、城市服务、医疗等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响应,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下面,就带您了解首府智慧城市建设的这些新鲜事。
智慧城管:
“最强大脑”高效管理
■城市管理工作数字化、精细化和智慧化,实现了精准、高效、协同的新型城市管理。
4月12日,记者走进乌鲁木齐市城管指挥中心指挥大厅,一块66平方米的电子大屏映入眼帘——这里是乌市最大的非紧急事件处理中心。
工作人员在数字城管信息化平台界面上轻点鼠标,大屏幕立即呈现出辖区多地的实时监控画面,滚动显示着当日城市管理市民热线服务中心平台和数字城管的案件数、立案情况、结案情况,以及110个责任万米单元网格中城市采集监督员的实时工作状态。
乌市城管指挥中心主任仇博辉告诉记者,市民热线服务中心平台和数字城市管理系统就是“数据大脑”,通过让平台内数据多跑路,为城市管理问题开“处方”。
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记者点开市民热线服务中心平台中一个已处理案件的链接:3月19日19时35分,市民仓某致电12345市长专线,反映当天自己前往某小区办事,小区保安告知其停车超时,对仓某处予50元罚款,并将车辆进行锁扣。仓某缴纳罚款后,车辆却未被解锁。12345市长专线受理员张金霞接到投诉后,迅速通过中心指挥调度。仓某随后接到了工作人员了解详情的致电。1小时后,物业人员为仓某的车开了锁。
指挥中心运行服务科科长王飞燕介绍,去年,热线服务中心平台在原涵盖水、电、气、暖、环保、环卫、园林等城建领域12319热线的基础上,囊括了除紧急类热线(119、110、120等)服务范围之外的80余家职能部门及企业的业务范围,各责任单位均接受该平台的统一指挥和调度安排,是城市管理中的“最强大脑”。“通过‘听’,‘大脑’自动寻找问题处理的途径,专业人员核查后,职能部门须在限定的时间内解决问题。”王飞燕说。
去年,乌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平台将14条热线服务功能汇集合一,以电话为主要方式,辅以网站、微博、微信、短信、手机APP等交互平台,畅通城市管理渠道。
数字城管系统还对乌市井盖、线杆等公共设施部件进行分类、编码,120名城市采集监督员通过带有图片、视频上传功能的“城管通”手机软件,分别对所分管的万米单元网格实施全时段监控。
4月12日12时06分,城市采集监督员郭风梅在米东南路发现一个井盖破损,在她点开“城管通”软件并拍摄取证后,软件内自动弹出带有此井盖的“身份”信息,地理坐标位置、属于哪个单位管辖等内容一目了然。郭风梅上报信息后,数字城管系统的坐席人员马晓磊立刻进行派单处置。3小时后,乌鲁木齐水业集团工作人员对污水井盖进行了更换,并向数字城管系统传回井盖修复的照片。
去年全市共计74万件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管理类案件通过“数据大脑”得到高效、精准的解决。
仇博辉说,乌市城管指挥中心运用信息科技手段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形成采集上报、立案派遣、任务处理、督查反馈、现场核查、审核结案、综合评价的系统“闭环管理”,使城市管理工作数字化、精细化和智慧化,实现了精准、高效、协同的新型城市管理。
评论